河北地院的那些事
梁 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河北宣化小城,有一所大学--河北地质学院,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激情岁月,承载了我们无数的青春记忆,至今已30多年了,许多事虽隔时久,仍历历在目……
煎鸡蛋
01楼是当时入学院转过一个弯见到的第一栋学生宿舍楼,好像也是当年学院唯一“高层”宿舍楼,每间宿舍只有六个床位,称为“小宿舍”,其余宿舍都是10人以上的大宿舍,我们年级,好像就我们五个不同班级的人有幸住进了小宿舍,同各系学长们住在了一起。
01楼坐南向北,靠北面的便是广大校区,南面可以望到校外,楼下一条路,路对面就是学院唯一的“小食堂”。那时的伙食真是不堪回首,也没有几个有钱的学生,我每月50元的伙食费已经算是“富有”的人了。那时的粮食是配给制的,每个人27斤半饭票,分粗粮票、细粮票和米票三种,作为来自南方的我,每月只有10斤米票显然是不够的,大食堂里半盒没多少油水的菜就一个大馒头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往往菜吃完了,馒头才啃了小半个。所幸10斤粗粮票可以当五斤米票使用,这样一来,男生的定量就不够了,一般就得另外花钱在饭堂外解决或是向女生讨要。女生大多要保持身材,吃得少,饭票都有结余。
在吃的方面最难的不是怎么填饱肚子,而是怎么解决“馋”的问题。饭堂最好的菜是“过油肉”,一份要6毛钱,太贵,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大家对美食的向往那真是像冬日荒漠的野狼一样,见到肉就两眼发光。学院小卖部有冻得发硬的酱牛肉和咸得发苦的马板肠,就那也都是奢侈品。偶尔手头宽裕的时候买二两再配上一点花生米就啤酒,那人就得上天。至于校外的朝阳楼的涮羊肉、羊肉馅饼和锅贴,那就更不用说了。大学四年,总共吃的次数一个手的指头就能数得过来。所以,偶尔到楼下的小食堂来份一元的小炒成了我比较能实现解馋的一剂良方。
小食堂的小炒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炒鸡蛋,一元只有两个鸡蛋,如果同样的价格买白煮鸡蛋可以买10个,也就是五倍的价格。贵在用油,葱花,抑或师傅煎蛋的厨艺?都不算是,估计只是利用了我们这些穷学生对美食的一种最简单的渴望以及大食堂的菜难于下咽的状况罢了。
小食堂的大师傅是个中年男人,略显消瘦,其貌不扬,眼睛却很亮,眼神中似笑非笑狡黠如狐,似乎在揣摩每个来小食堂的学生的口袋。当我咬着牙把一元菜票交给他的时候,饥饿的目光便不再离开他那双端锅颠勺的手。只见他将锅置于灶台上,打开鼓风机,锅底的火苗就窜了上来,发出呼呼的声响。然后右手颠勺从油罐中舀出大半勺油放入一口大炒锅中,左手逐一取出鸡蛋单手打在碗里,洒一把葱花,半匙盐,腾出的右手拿过一双大筷子把鸡蛋快速搅拌打匀。稍许,油热,倒入蛋液,右手缓缓转动。由于炒锅够大,蛋液便随着他手的转动平摊开来,越来越大,此时,浓郁的鸡蛋葱花的香味便弥漫出,满屋皆香。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的“蛋饼”,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大点再大点。可毕竟只是两个鸡蛋,片刻,蛋液凝固,也停止了扩张,只见师傅左手略晃,然后向上一掂,蛋饼便整个翻转了过来,在我的遗憾叹息中成型起锅。师傅煎蛋的过程只需两三分钟,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蛋饼如菜碟般大小,圆得极规则,只是略薄,色泽金黄,葱花点缀其上,在油光中显得翠绿翠绿的。我通常在小面馆打一份面条,盖上一份喷香的煎蛋,便能满足一整天。那时,衡量师傅的手艺倒不是蛋煎得有多香,而是蛋饼摊得有多大,至于厚薄倒是忽略了。
毕业工作后,我学会了这道简单却又并不“简单”的煎蛋手艺--“摊黄菜”。几十年来,山珍海味,美食珍羞,吃腻了不少,唯独这摊黄菜,总吃不腻,独自在家时,做得最多的也是这道菜。简单、方便、好吃,更多的我想是来自遥远塞上小城地院的一份难忘的记忆。
这世界,我来了
(摄影作品)
掌 镜:梁杰
(晨 曲)
(鲁藏的女孩)
(送别)
(大转场)
作 者 简 介
梁杰,男,河北地质大学(原河北地院)84经管财会,好文学,摄影,运动,美食。曾是河北地院第一个文学社出版刊物《沙岭文集》的主编。工作职业凡房地产十载,服务行业十余载,退休前位至集团副总。
主办:河北地质大学校友通讯社
《达观博物文学》编辑部
组稿:刘会刚
编辑:顶 针
审稿:曾俊平
审核:同 同
审签:小 米
播音:马艳丽 史慧茹 余卫国(吉它老哥)
摄影:海 韵 曾俊平 韵 红 张玉莲
张述强张立柱 顾永超 刘琼芬
邮箱:dgbwwx@163.com
声明:所有文档观点不代表公众号平台观点;
文图提倡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